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制造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总体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进展需要、人才培育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能紧跟社会进展形势和需要;教学中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学生之间的特别性。二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育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育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不高。三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老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老师能用多媒体教学。 2.美术老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不高。高校美术老师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美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基本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紧张,对美术老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育重视不够,在教学硬件建设、老师队伍培训资金上投入不多,导致学生实践教学分组率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二是美术老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美术教学改革必须紧跟形势。但是部分老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法,只是在教学和工作中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美术老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甚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三是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育学生的制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老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育。目前我国教育考试制度还是“严进宽出”,这就造成了高考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家长和考生面临高考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有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选择美术或者音乐,但是自己并不喜爱美术或音乐这类专业。另外,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对艺术考生放宽上线分数,艺术生相对于普通考生更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种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