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分析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下,当代高校学生多数以“90 后”“95 后”为主,对互联网的依赖度日益增高,并充分拓展大学生信息猎取与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为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教学便利。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仍存有一些问题,因受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致使其德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此外,因多数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仍恪守固有的理念和观念,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使之辅导员德育工作与实际相脱节,从而降低德育工作的实施效率。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创新德育工作,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扩充自身教育观念,从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分析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作为培育学生德育理念、德育行为的引导者,也是管理高校学生日常、思想的主要实施者,其担负着教人育人的重要责任。然而,在高校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因受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仍采纳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授德育理念,缺乏先进教育方法,致使大多数德育课堂较为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其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事业中被广泛应用,有效的改善目前这一教学现状。因此,在先进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怎样正确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教学现状,并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率,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日常管理、思想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及毕业就业指导等工作。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创立德育工作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对道德的认识,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德育工作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对知识的传授,而是对于学生德育品行的培育,当学生养成一定良好的道德观念时,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步入社会后个人行为品行。因此,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辅导员需要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从而加强学生道德认识,帮助学生法律规范言行,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法律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普遍以受教育者为教育活动主体,也是教育工作实施的主要对象。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不能停留在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