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物流管理专业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进展的需求。现有的教学体系必定要进行改革。本文对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时代的进展,怎么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怎么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新型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管理;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物流的作用越显突出。国家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进展中长期规划》(2024-2024)等一系列推动物流产业进展的文件,为物流产业进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2024 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及了物流产业进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物流业的进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物流从业人员从“量”的要求变成了“质”的要求。现代物流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进展趋势。随着智能仓储、无人配送、无人分拣等自动化作业模式的出现,对物流的实践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大多数高校对该专业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的实训,一部分是企业实习。就以我校而言,校内实训就是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建立了一些实训室,有一些基本的物流设备,有一些仿真实训软件,学生根据课程的需要做一些课程实训,能解决一些基本的业务流程和技能的实践学习。还有部分的学生因参加物流技能大赛的需要,还进行了业务流程的再现,也用上了 RF、WMS 等信息技术,基本上能重现主流的物流作业方式。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老师没有实际物流管理从业经历,大部分的老师是从高校直接到学校从教。自身没有现场工作经验,缺乏对物流作业的直观认知。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同时在现有的条件下也没有建立老师企业学习的渠道,导致老师实践能力难以提升。学校的实训教学设施设备更新慢,大多数的实训室只能满足最基本的业务流程操作。内容简单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我校而言,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较多,实训室的数量和工位也严重不足,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导致校内实训教学效果不佳。校企合作融入不够,校外实训基地挂牌的多,能实际安排学生作业的岗位少。对学生而言基本上是在企业业务繁忙需要更多的人力时才欢迎学生去工作,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