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思考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学生通识教育,对居民良好素养的养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的通识教育注重社会和自然基本知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男女平等理念教育及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笔者在致理技术学院参观学习期间,深刻感受到该院通识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功,致理技术学院乃至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大陆高职院校深刻反思以及借鉴学习。 关键词:台湾;通识教育;素养教育 通识教育来源于西方现代教育,始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已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大学的必修科目,对提升学生素养效果显著,被认为是一种较有效的教育模式。我国台湾地区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校园大力推行通识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和自然基本知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对人格的教化作用等,对台湾居民良好素养的养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现状 台湾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其体系涵盖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中等学校等。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后分流进入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或五年制专科。在高一级中学毕业后,又根据实际情况分流:普通高中毕业生既可以进入普通大学,也可以进入二年制专科、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相当于大陆的高等职业学院)进行四年制本科学习;高等职业学校(相当于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进入二年制专科、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学习,还可以进入普通大学本科班学习;二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技术学院或普通大学附设的二年制本科班学习;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技术学院二年制本科班学习。因此,台湾地区的技术学院并不等同于大陆的职业技术学院,大陆的职业技术学院属于大专层次,台湾的技术学院却是本科层次教育的一种,有的甚至招收讨论生,少数也招收专科生。 2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现状 台湾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类似于大陆高校的文化素养教育,但其内涵更为深刻。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是指通达贯穿之知识,以使学生将来能具备在基础知识之间自我演绎的能力,是对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即在培育专业人才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建构中融入人文精神,使之从真正的人的主体性出发了解专业特质,成为能博古通今和通情达理的人才。总之,台湾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有两个共同目标:一是增进学生思考能力,二是加强与他人沟通能力。台湾地区各高校陆续成立对口的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