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应用试验论文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展迅速,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也随之进展。传统的钻探取芯、开挖取样检测手段不但效率低,代表性差,成本高,而且具有破坏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展快速、高效、经济、简便的工程量无损检测技术。为此在漯河至驻马店高速公路建设中进行了浅层地震反射法、瑞雷面波法及地质雷达法的联合检测试验,旨在检测地下异常体(如:软基、洞穴等)、路基土碾压密度等。为进行现场实时质量监控寻找有效地无损检测手段,经具体实施和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2 检测原理 浅层地震反射法是根据地下介质的波组抗差异,利用纵波勘探的一种人施工场地震探测方法。回填土与原状土,洞穴与围土等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具有较好地震地质条件。该法主要用于检测地下异常体(如洞穴、回填土疏松体)、浅层土质纵横向变化与分层等。 瑞雷面波法是根据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利用瑞雷面波勘探的一种人施工场地震勘探方法,瑞雷面波具有能量大、衰减慢、在不同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差异较大的特点。瑞雷而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密度变化或介质异常体时,就会出现频散现象,速度突然变化,在频散曲线上出现突变。该法可用于检测地下异常体及路基碾压密度的变化情况。 地质雷达是根据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利用电磁波检测地下异常体或路基分层的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天线中心频率不同,其探测深度及分辨率也不同,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频率天线。地下异常体与围土、路基土碾压前后电性差异变化,为地质雷达检测提供了前提条件。该方法可用于公路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具有快速、高效、准确、成本低、无破坏等优点。 3 检测方法 3.1 浅层地震反射法 野外数据采集采纳三次覆盖观测系统,其主要采集参数为 记录道数:N=24 道 道间距:dx=1.0m 偏移距:x0=9-14m 采样间隔:dt=0.5ms 记录长度:r1=500ms 激发方式:锤击 室内资料处理、解释流程(如图 1 所示)。 3.2 瑞雷面波法 野外数据采集采纳二次覆盖观测系统,其主要采集参数为: 记录道数:N=24 道 道间距:dx=1.0m 偏移距:dx0=5-7m 采样间隔:dt=0.5ms 记录长度:r1=500ms 激发方式:锤击 3.3 地质雷达法 野外数据采集采纳 64 次垂直叠加等偏移观测,其主要参数为: 点间距:dx=0.5-1.0m 天线间距:x0=2.0m 记录长度:r=200ms 记录点数:mp=512、1024 天线频率:fq=50、100MHz 4 检测效果分析 在漯河至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