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调整一、燃烧调整目的在满足外界电负荷需要的蒸汽数量和合格的蒸汽品质的基础上,保证锅炉安全。经济和环保运行。具体分为:1、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1)应通过运行优化调整尽量减少各种损失,以提高锅炉的效率;2)优化配煤方式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3)保证锅炉正常稳定的汽压、汽温和蒸发量,减少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以提高整个机组热效率;SEE具体影响如下: 主汽温度每降低 10℃,影响供电煤耗 0.93g/kwh,再热器温度每降低 10℃,影响供电煤耗 0.75g/kwh; 过 热 器 减 温 水 流 量 每 增 加 10t/h , 影 响 供 电 煤 耗0.08~0.12g/kwh;再 热 器 减 温 水 流 量 每 增 加 10t/h , 影 响 供 电 煤 耗0.52~0.63g/kwh。2、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1)提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 2)是的锅炉燃烧完全,火焰均匀充满炉膛,防止锅炉运行火焰偏斜; 3)减少水平烟道出口烟温偏差; 4)减少水冷壁周围产生还原性气氛; 5)防止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超温 3、最大限度减少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量。 主燃烧区域采用低于 0.8~0.9 的过剩空气系数,保持还原性气氛,在燃尽风口送入平衡阀,达到完全燃烧; 在最上层上设置燃烬风口,组织全炉膛分级燃烧,进一步降低 Nox 生成;二、通过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1、决定锅炉效率的三大因素:氧量、排烟温度、飞灰可燃物。氧量:每增大 1%,锅炉效率下降约 0.3%。 排烟温度:每增加 10℃,锅炉效率下降约 0.5% 飞灰可燃物:当前煤质下每增加 1%,锅炉效率下降约 0.1%2、制粉系统优化 掌握制粉系统的运行特性及了解制粉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确定合适的煤粉细度(分离器挡板开度) 一次风量 运行出力 磨出口温度控制总结1、加强制粉系统运行调整。a)对制粉系统电耗影响最大的是分离器挡板开度;其次是磨制煤种;磨煤机出力和一次风量对制粉系统的电耗均影响很小。b)磨制同一种煤时,对煤粉细度影响最大的是分离器挡板开度,其次是一次风量,再次是磨煤机出力。c)当前锅炉燃用煤质变化比较频繁,当煤质变化较大时(主要是挥发分和水分)建议按照各磨煤机分离器挡板与煤粉细度对应关系曲线,结合煤粉细度的经验公式、灰渣含碳量、锅炉结焦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制粉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R90=K+0.5nVdaf 式中:n-煤粉的均匀性指数,可取 1;对于 Vdaf>25%的烟煤,K=4;煤种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