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开挖安全技术① 土石方和基础施工之前,必须了解土质、地下水等情况,查清地下埋设的管道、电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物以及文物古迹的位置、深度走向,并加设标记,设置防护栏杆。根据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进行审批,施工方案中必须包括安全技术措施相关内容;项目部应在各工序施工之前根据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同时应贯彻先设计后施工、先支撑后开挖、边施工边监测、边施工边治理的原则。②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仔细布置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施工人员所必需的安全保护用品。③ 在夜间或者自然光线不足的场所进行工作,应当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高度不能低于 3m。④ 特种作业人员(焊工、架子工、起重司机与指挥、厂内机动车驾驶、电工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⑤ 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进场时应进行验收,设备情况完好方可进场,并做记录;计量器具应有检定合格证或标志。⑥ 供电线路按 TNmdash;S 布置,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实施一机一闸一箱一漏配置。雷雨天停止施工,要切断电源。⑦ 机械维修必须停电作业,配电箱应加锁,否则派专人监控。机械传动部分设防护罩以免伤人。⑧ 基坑(槽)开挖过程当中,应实行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基坑壁坡度要符合有关规定。⑨ 当基坑(槽)开挖深度大干相邻建筑的基础深度时,应当保持一定距离或实行边坡支撑加固措施,并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⑩ 施工中发现事先未预料到的各种管线或不能辨认的物品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实行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⑾ 基坑(槽)深度超过 2m 时,应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法律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设置临边防护措施。当深基坑施工中形成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合理设置机位、人员、运输通道。 ⑿ 基坑(槽)上下必须设置专用通道,应该先挖好阶梯或设置稳固靠梯,或开坡道,实行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撑上下。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基坑必须走专用通道,不准攀爬模板、脚手架,以确保安全。⒀ 基坑(槽)周边严禁超堆荷载。挖出的土应当及时运走。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时,堆土坡脚下至基坑上部边缘距离不少于 1.2m,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 1.5m。软土地区不宜在挖土上侧堆土。⒁ 基坑(槽)的支撑应常常检查是否有松动变形等不安全迹象,尤其是雨后及冻融期间更应加强检查。⒂ 施工现场的井、洞、坑、池等危险部位必须要有防护栏杆或防护篦等防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