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 年清朝廷开始在西藏设立的代表中央政府机构是1727 年清朝廷开始在西藏设立的代表中央政府机构是 答案: 驻藏大臣 公元 1644 年,清朝定都北京,进而统一中国。清朝循历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权,只要前朝所封官员进送旧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变。1652 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应召到北京觐见清世祖顺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册封;后来,五世班禅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和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确立,此后历世达赖、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 1727 年,雍正皇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总揽全藏;可以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可以代皇帝赐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监督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务的方针、有对边境国防的决定权。驻藏大臣还勘定今西藏与青海、四川、云南间的界线;规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辖区及权限,划分了驻藏大臣直辖区。 西藏古代政权变迁 吐蕃王朝时期 藏传佛教与西藏世俗政权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松赞干布由于其妻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均笃信佛教,故在西藏建立大小昭寺作为供养,自此意后,历代赞普都信奉佛教。 当时,信奉佛教的赞普和代表苯教势力的王族,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赤松德赞时期,赞普为巩固王位,任用佛教僧人担任“却论”,掌管朝政,其政治制度实际上已是政教结合的雏形。佛教僧人参政遭到苯教和世俗贵族势力的抵制,出现了代表苯教势力的吐蕃王朗达玛灭佛事件,毁寺院、焚佛经、灭教徒。 朗达玛被刺杀后,吐蕃王朝崩溃,西藏地区陷入分裂状态,地方贵族势力变成新兴封建领主。这些领主们对佛教的支持,使得藏传佛教东山再起。到 10 世纪,大吞并之后幸存下来的封建领主们割据一方,各自把持当地教派势力,自此西藏佛教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了教派。各地方的贵族与不同教派势力相结合,形成了互不统属的割据一方的地方性封建政教势力。政教合一的雏形已在西藏部分地区出现。每个教派控制范围下的地区,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近似政教合一性质的地方政权。最主要的教派,有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 蒙古汗王统治时期 萨迦、噶举等政教合一制政权均处于家族势力的操纵之下,家族兴,教派则兴,并接受中央王朝册封。俗称黄教的格鲁派兴起后受其他教派压制,为求生存,在教派斗争中寻求世俗外援,遂与和硕特部蒙古固始汗发生关系。 1642 年,格鲁派获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