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党组织:今年的温总理答记者问当中,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问出了很多国人内心的不安:规划和未来是美好的,可是政策到底能够贯彻几分却着实让人担忧,即“”所谓 知易行难 。正如该记者在提问中所提到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概念早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一直提到今日,真正地贯彻落实,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总理的回答诚恳而切中要害,其中提到的两个比 GDP 更为重要的数字是应当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的。 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所谓创新机制,其实决定一个国家进展的主要在教育和科技。我一直强调,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而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并且要建立和完善鼓舞科技进步、人才成长的机制。通过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我以为有两个数字比 GDP 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 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进展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教育的极大投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然而教育经费的增长目标却历时 18 年仍未完成,着实令人痛心。一个国家的形象,不仅仅是几条高速铁路,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国民身上,教育则无疑是提高国民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在国家硬实力逐渐上升的同时,如何通过教育提升软实力以塑造国家形象,扩大文化影响力,是我们应当深思的课题。汇报人:思想汇报网2024 年 3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