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_第1页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_第2页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_第3页
1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一、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的转型轨迹国内外气候变化专家的研究显示,中国有条件在 2030 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基于目前已经成熟和基本成熟的绿色低碳技术和商业化的可行性,专家们预测,如果中国及时采取有力的碳中和政策,就有望在 2050 年将碳排放从目前(2020 年)水平降低 70%左右,到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即实现净零碳排放。如果要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实体经济层面必须加速推动电力、交通、建筑和工业的大规模去碳化,争取在大多数产业实现自身的近零排放,较小比例难以消除或降低的碳排放将由碳汇林业来吸收(固碳)。(一)电力:去煤炭、加速发展清洁能源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 60%左右,燃煤发电是我国碳排放的最大来源,电力行业总碳排放的一半左右。在碳中和的路径之下,电力系统需要深度脱碳,到 2050 年左右实现行业净零排放,非化石能源电力将占总电量的 90%以上;因此,包括光伏、风电、核能和绿色氢能等的生产、消费和投资,将以比过去所有规划更快的速度增长。清华大学研究显示,碳中和目标需要 2050 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中占比达到 75%左右。国网研究院、风电协会等机构估计,“十四五”期间新增风光装机容量将达到年均 100 吉瓦(GW)左右,比“十三五”时期增加约一倍。到 2050 年,风光的总装机容量应该达到 4000GW 左右,比 2020 年的水平(约 350GW)提高 10倍以上,占 2050 年我国发电量的 65%以上。碳中和要求煤炭相关产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必须尽快大幅下降,传统的煤炭开采、煤电产业将难以为继,曾经是主流观点的“煤炭清洁利用”战略也将被快速淘汰。除非碳捕2捉技术能够在可预见的将来成为商业可行,且成本低廉,各类煤炭的利用方式(煤发电、煤制气、煤制油和其它主要煤化工技术)由于其高强度的碳排放,都是与碳中和的目标相矛盾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研究,要实现《巴黎协定》要求的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 1.5 度的目标,全球必须设定碳排放总量的限额(碳预算),因此全球现存煤炭储量的 80%和石油储量的 70%可能将不会得到利用。中国也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二)交通:实现电动化交通行业(包括公路、铁路、船运和航空)用能源(主要是燃油)不仅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还可导致大量碳排放。电动车不仅污染排放为零,即使在目前电力结构下,碳排放也比燃油车低。未来,电力行业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wxg+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