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课程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摘要:本文以“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教学多元化和考核过程能力化的“教”与“学”模式,建立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因地制宜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等实践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多届学生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提出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并灵活多样地制造实践教学环境。关键词:“教”与“学”;教学模式;地质学基础;多元化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由于其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近年来成为教学讨论的热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老师如何利用资源、教具及教学方法等,实质上是“教”的模式。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展,新媒体及互联网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学,从学习者角度建立的“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这是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地质学课程教学中,探究出了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的模式,开创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期为相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1 课程特征及问题的提出“地质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为非地质专业后续的煤矿地质、工程地质、石油地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地矿类高等院校的采矿工程、测量工程、建井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均开设此课,课程涉及的专业广、学生数量多。“地质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包括了各个分支学科的全部内容: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制图等。“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多,是集理论科学性、生产实践性、讨论应用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由于非地质专业学生缺乏地质学基础知识,而课程涉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十分繁杂,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学习好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根据课程的理论性、直观性和实践性特征,笔者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老师的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为宗旨,以培育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多年教学出了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2 实践性为主线的教学模式2.1 理论教学的专题化2.2 实践教学的多元化2.2.1 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2.2.2 因地制宜的实践教学进行实践教学时常常遇见的问题是实践教学场地及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践教学资源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实施,在解决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