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之生命的起源(上)什么是“天人合一”?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组成生命和人体的元素是与组成宇宙天体一样普通的元素,没有什么特别的;其二,生命的诞生和进展仰仗宇宙的自然环境。这里先讲组成自然和人体生命的元素是如何产生的故事。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大爆炸 300 万年,也许由于弥漫的气体是带电的等离子体,它们形成强大的电流和磁场旋涡,将等离子气体吸引在一起;也许是由于暗物质的聚集,它们的引力开始吸引气体。它们都会使气体形成泡沫状结构。由于气体密度平衡被打破而产生温度差,在泡沫中密度较大的网状纤维系统中,气体的引力使膨胀惺下来。大爆炸近 3 亿年后,气体物质停止膨胀,转而收缩,形成一团团气体云(原始星系)。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一团团气体云再分裂成较小的云团(原始恒星)。这些较小的云团,有的受到其它云团引力的拉扯,如两个相互绕转的云团,它们开始缓慢地旋转。随着云团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不断收缩,旋转加快。这就像冰上运动员伸开手臂旋转后,用收拢手臂来加速旋转一样。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足以平衡引力,云团停止收缩。它们是未来的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有的云团没有受到外力的拉扯,整体不旋转,但它们中的各部分仍稳定地绕中心旋转,最后使收缩停止。它们是未来整体不旋转的椭圆星系。在特别情况下,还会形成一些不规则星系。原始恒星在引力作用下继续坍缩。在此过程中,由于气体原子相互碰撞,使温度升高。而中心区的原子密度最大,温度最高,首先达到氢核聚变所需要的 1500 万度的温度,使氢核聚变为氦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产生耀眼的光芒。由于温度升高,内部的压力也随之升高,使引力得到平衡而不再坍缩。大约在大爆炸 3 亿年后,第一批成年的恒星便诞生了。成年恒星被天文学家统称为主序星。主序恒星都有相同的演化进程,但进程的快慢程度却因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目视亮度、表面温度和演化的结果也因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恒星的质量以太阳的质量为单位,即以太阳质量的倍数来表示恒星的质量。太阳质量的符号为“M⊙”,恒星的质量则表示为0.8M⊙、5M⊙、10M⊙等等。“烁丹炉”和“冶金炉”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在宇宙大爆炸后,整个宇宙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在 1~3 分钟时,从粒子中炼出氢核和氦核来,在约百万年后,又炼出气体氢原子和氦原子。到约 3 亿年后主序恒星形成时,这种“炼丹炉”的功能转到各个主序恒星的内部,并且逐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