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发 背 景中国能源状况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原载自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来,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社会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使非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再生资源保持其“再生”实用性。能源是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环境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源还是以非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因此,能源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1.煤炭资源。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自 1988 年以来,我国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在世界上一直居首位,占世界总量的 30%左右。据预测,如按目前的发展格局,到 2010 年我国原煤需求量为 25.00 亿吨,但是,我国煤炭利用效率很低。一是采收率低(30%左右);二是直接燃烧原煤的比重大(70%多),入洗率低(20%左右);三是综合利用率低,有效成分和伴生矿产未能利用,吨煤产值只相当于先进工业国家的 1/3~1/5.低效的煤炭开采和利用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和某些社会问题。目前煤矿矸石山占地已超过 4700 平方公里,矿井水外排已突破 17 亿吨,采煤过程中排放的甲烷约占世界的 1/5.我国大气污染物中,85%的 CO2、60%的 NO2 来自煤的燃烧。CO2 排放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26%,占世界排放量的10%.受酸雨影响的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 30%.燃煤烟尘是许多疾病的诱因,燃煤已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威胁。2.石油资源。我国石油资源人均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7.6%.目前石油消费量逐年增长,已经大于产量。1997 年、2001 年分别进口石油 5927 万吨和 9118 万吨。据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可能为 2.65 亿吨,石油消费的高峰将在今后 5~10 年到来,到 2010 年,我国石油产量最多 2.0 亿吨,石油供应不足已成定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到 2010 年,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将达 30%左右。3.天然气资源。一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值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9.3%,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 10.5 万亿,可采资源量的探明率为 9.05%,探明率大大低于美国(76.11%)、前苏联(69.37%)、伊朗(61.09%)、沙特(42.24%)、加拿大(37.38%)等国。另一方面我国非常规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