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怕冷的大恐龙》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具体内容为《怕冷的大恐龙》。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以及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怕冷的大恐龙》的主要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启发幼儿思考恐龙为什么会怕冷。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难点:恐龙为什么会怕冷的思考,以及相关词汇的运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恐龙模型、故事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2.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恐龙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恐龙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2.讲解: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阅读故事,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3.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恐龙,体验恐龙怕冷的感觉。4.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大恐龙会怕冷?”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5.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恐龙,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中的恐龙。六、板书设计1.《怕冷的大恐龙》2.内容:故事关键词汇、句型,恐龙特点,思考问题。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恐龙,并用一句话描述。2.答案示例:我画的大恐龙有着厚厚的皮肤,但它还是怕冷,所以要穿上一件大衣。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课后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恐龙手工、进行恐龙主题演讲等,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板书设计。5.作业设计。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在本节课中,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难点是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恐龙为什么会怕冷。这一部分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分析,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1.教具:恐龙模型应具有真实感,便于幼儿观察;故事挂图要清晰,包含故事主要情节;卡片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关键词汇;录音机、磁带用于播放故事录音,增强幼儿的听觉体验。2.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要确保数量充足,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1.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恐龙模型,让幼儿亲身体验恐龙怕冷的感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2.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大恐龙会怕冷?”引导幼儿结合故事情节进行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3.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绘制恐龙,并用自己的话描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四、板书设计1.《怕冷的大恐龙》2.内容:故事关键词汇:如“恐龙”、“怕冷”、“大衣”等。句型:如“大恐龙为什么会怕冷?”、“我心中的恐龙是______。”等。恐龙特点:如“体型庞大”、“皮肤厚实”等。五、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恐龙,并用一句话描述。2.答案示例:我画的大恐龙穿着一件红色的大衣,因为它很怕冷。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阅读:推荐与恐龙有关的绘本、图书,让幼儿了解更多恐龙知识。主题活动:组织恐龙手工制作、恐龙主题演讲等,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故事时,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当夸张,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二、时间分配1.导入环节:约5分钟,通过展示恐龙模型,激发幼儿兴趣。2.讲解环节:约10分钟,播放故事录音,讲解故事内容。3.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约15分钟,引导幼儿参与互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三、课堂提问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四、情景导入1.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