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语言风格分析《瓦尔登湖》语言风格分析 亨利·大卫·梭罗是美国著名的散文家,《瓦尔登湖》就是其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该书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且还运用了独到的语言风格,值得人们探究。本文结合《瓦尔登湖》这部作品中的一些语句,简要分析了其语言风格,指出该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平易自然、新颖独特,还有些许幽默感,显得丰富而奇异。 梭罗是 19 世纪美国的优秀作家,《瓦尔登湖》便是他的代表作。该部作品的语言风格生动而形象,不仅富有诗意,还蕴藏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斯蒂芬·哈恩曾说:“梭罗是十九世纪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恐怕只有埃德加才能和他平分秋色。”因此,本文对该作品进行了讨论,分析其中运用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一、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 《瓦尔登湖》这部作品的主旨,实际就是要呼唤同胞勇于改变,提高自己的生活地位,并真正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作者认为,自己肩负着崇高而严肃的使命,其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也非常抽象和深奥。但在语言表达方面,他并没有运用过于抽象的语言,或是一丝不苟地进行说教,而是娓娓道来,阐述了自己在瓦尔登湖居住两年多的生活。作者用清新脱俗的意象与形象生动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自己的见闻与体验,并带领读者一起经历了一次双重旅行,即自然景色之旅和心灵之旅。因此,该部作品的语言总体呈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并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显得形象生动且诗意十足,给人以清新之感。 这部作品中,不论是描绘湖畔风景的文字,或是讲述作者在湖畔生活的相关文字,都显得清新而灵动,很容易将读者带入当时的场景中。例如:作者描写夜莺,比方夜莺的叫声如叹息一般,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又如:描写秋天时节不断变化的湖畔风景,作者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白杨树仿佛在讲故事,又仿佛在对着湖面欣赏自己的影子。“九月一日,我就看见了两三棵小枫树的树叶开始变红了,而就在三棵分开的白杨树下面,在一个湖泊的角上,临近湖水。它们的色彩好像在讲述着动人的故事,渐渐地,每一棵树的性格都展露了出来,并欣赏着自己映在湖面的倒影。”作者把湖畔比作画廊,把周围的景物比作画廊中展出的画。每当季节更替,风景变换,就像是旧画从墙上被取下,然后又换上新画一般。这样的语言描写十分形象生动,且富有诗意,很容易使读者受到感染。 二、平易自然而新颖独特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不但涉猎了西方古往今来的著作,并且还对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