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摘要:针对《矿物岩石学》教学现状,本文阐述了针对提高教学质量而建议实行的四点措施。首先是增加实验课比重,推行实验室教学;其次是从课堂教学出发,增强学生参加感,提高学生积极性;第三点是增设野外实习基地,建立“课堂—实验室—野外”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最后是改革考试方式,将原来的由考试成绩和平常成绩组成最后总成绩改成由理论考试、手标本鉴定及相关问题、野外实习构成总成绩,这样就可以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对《矿物岩石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为地质行业提供集理论与技能于一身的优秀人才。关键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考试方式矿物岩石是地质学讨论的主要对象,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无论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讨论,还是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或解决工程地质问题,都需要有矿物岩石学的基础知识。《矿物岩石学》主要分为矿物学和岩石学,两者均为地质学重要分支学科,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地质学、土壤学等共同讨论地球物质组成。作为资源勘查专业和地质学专业最重要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矿物岩石学》对分析矿物岩石的分布规律,寻找矿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好《矿物岩石学》这门课,掌握相关知识,便成了地质从业者必不可少的技能。一、《矿物岩石学》的教学现状二、《矿物岩石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一个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2]。针对《矿物岩石学》的教学现状,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以使当代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考出高分的前提下,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际操作技巧,尤其是对于《矿物岩石学》这种自然科学类课程,更应该能够准确地鉴别出矿物岩石的种类,清楚地掌握矿物岩石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工业、地质方面的基本用途。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提出对于《矿物岩石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1.增加实验课比重,推行实验室教学。目前,一些国内的高校对于《矿物岩石学》在课程上的分配可谓是良莠不齐。以中国地质大学和吉林大学为例,就三大岩类而言,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例已经达到 1~1.8,而山东科技大学和长江大学仅仅为 0.43~0.5。然而,在德国“岩石学”课程的实验课比重约占总课时的 2/3[3]。因此,提高实验课在教学中所占比重势在必行。众所周知,在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