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精华摘录《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精华摘录 1.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 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2. 只要课堂上充满着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 有了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 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 3. 优秀老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 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4. 人的智力进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5. 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 就出现学业落后. 成绩不良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 没有把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 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 6. 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 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7. 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8.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 占据人的思想, 激发人的兴趣时, 才能称之为知识。 9.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猎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10. 假如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化思考事实为基础的, 假如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 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 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11. 有经验的老师们, 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课上, 总是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 12.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 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 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13. 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 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 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 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 14. 我们一般地不在上课开始时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用来检查知识, 而把检查知识跟加深、 扩充和运用知识密切结合起来。 15. 只有当老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信任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 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16. 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17. "知识的转化现象"指的是思维逐步地深化到知识中去的情况, 即当学生每一次回头来看已经学过的东西时, 都能在各种事实.现象. 规律性中看到某种新的东西, 讨论和分析这些事实.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