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素养包括哪些一、根本素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根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技术素养。文化审美素养和心理生理素养等几个方面,或即我们通常而言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对于大学生的开展而言,综合素养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又是一个相互关系、协调开展的有机整体。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个体而言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关系到他的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力;对整体而言代表了祖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质量和水平。二、品德品德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那么和行为标准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表达。它表达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三、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哲学上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一个人个性、能力\情绪等心理因素。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动力因素,它对于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科学价值观的调节下,可以提高个性的积极性和制造性,使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生活得更充实,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大的奉献,使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表达。四、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局部。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人与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学家在确定性格的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把性格理解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会影响人的能力,能力的开展受性格的制约,即人的事业心、勤奋、责任感、坚持性、自信与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影响着能力的开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补偿能力的缺陷。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勤能补拙,也就是这个道理。美国心理学家推孟(TERMAN)对 50 名有成就的治理优秀者的讨论结果说明:智力的开展不仅取决于智力本身,也和性格特征有关。五、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也属于动力因素。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特别认识倾向,该认识倾向总是使个体以特定活动、事物以及人的特性为对象时,所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及满意的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由于兴趣规定了个人积极探究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