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赏析2024 年 5 月 26 日,第四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在浙江展览馆隆重开幕。在展厅显要位置陈列的一件古代家具吸引了与会专家和媒体记者的眼光,这就是宣和堂珍藏的清代黄花梨插屏式大屏风。这件屏风体量硕大,高 230cm,宽 160cm,深 78cm,整体以黄花梨为材料,屏心一面雕有童子寿星、鹿衔灵芝和楼阁,另一面雕有变体寿字,并有五只飞行的蝙蝠围绕四周,寓意五福捧寿。大屏风通体以仙鹤、祥云和松柏图案为装饰,雕法古朴老辣,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无不传神可爱。宣和堂的藏品曾多次参加了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和西湖博览会的展览,得到了艺术评审委员会和专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多次荣获特别荣誉奖。一、中国传统家具的起源与中国建筑的较早定型有所不同,中国家具的定型是比较晚的,期间经历了低矮型家具与高型家具先后两个阶段。唐代以前不管是在宫廷还是民间都是席地起居,日常生活中如会客、宴饮、读书写字等都实行跪姿,最常用的家具除铺地的席子之外就是床榻与几案了。在矮型家具时期,“席”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汉语中就有“占有一席之地”、“主席”等词汇。席地起居的生活情景在今日的日本和朝鲜还能看到。唐代是低矮型家具与高型家具混用的时期,高型家具逐渐替代低矮型家具,从皇宫贵族向民间普及。到了宋代,高足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盒架、镜台等高型家具已普及到了民间,日常生活也由席地起居逐步改为垂足而坐。标志着中国传统家具走向成熟的重要变革也在这时出现了,这就是家具结构与建筑结构的趋同,以梁柱式的框架结构替代了原先的箱形壶门结构。这一重大改变为中国家具在明代达到家具制作工艺的巅峰奠定了基础。二、明清家具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15 世纪——17 世纪)创制以黄花梨、紫檀等优质硬木为材料的家具样式和风格的总称。因为明式家具的发源和主要生产地在苏南,习惯上又常称明式家具为苏式家具。苏式家具的称呼从明代就出现了,从年代或家具的品质、风格样式来看,苏式家具与明式家具所指称的主体都是相同的。苏南在宁镇山脉以东,是一片辽阔的冲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河道纵横,交通便利,有手工业制作的优良传统。明代以来苏南地区的丝织业、染布业、刺绣业、造纸业、印书业蓬勃进展,各行各业都集聚了大批的能工巧匠。苏州香山工匠从明代开始进京参加皇宫建筑与园林的建造和维护,因技艺高超而享有盛誉。这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