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云来山更佳, 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 云共山高下。【这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景色。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色,得到了生动表现。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但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如何能敲到好处的用在这里?平时的积累。第一次看到此诗句的朋友们,抓紧背诵吧。今后没准儿还能用得上。】今天, 我们相聚在水色如镜、奇峰如画的云门囤, 虽夏日炎炎, 却心有凉风。在此, 我谨代表中共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 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遵义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常规性写法,加了一句“虽夏日炎炎, 却心有凉风。”生动形象。】很多人都知道遵义, 但很多人对遵义的了解, 仅限于一栋楼, 一栋与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相系相联的小楼。【从众所周知的遵义为切入点,灵活运用几个关键词:都知道……但……仅限于……因为……然而……于是……原来……写的千回百转,“青山藏不住, 红绿正芳华”主旨由此及彼、由偏到全地讲得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讲得文思飞扬、耐人寻味】因为它, 遵义在世人的眼中, 是红色的。红得正、红得烈、红得荡气回肠, 红得气宇轩昂。然而, 其实在璀璨夺目的红色底色上, 遵义还是一座绿的城, 这绿, 是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湖南丘陵携手, 在亚热带湿润季风下孕育出来的生态的绿;更是渔樵耕读、聚沙成滩, 世代传承下来的人文的绿。于是, 走近遵义, 你会发现, 原来遵义是这么一座城———历史与现实交映、文化与生态互融、自然与人文相连的红绿辉映之城。遵义是红色的。【注意,三句话描写红,历史的厚重感很红,自然的美感,人文的美感,每句都很有遵义特色】这红, 书写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83 年前, 中央红军在这里召开了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 因为遵义会议, 红色成为遵义最璀璨的底色。毛泽东在这里挥就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豪迈诗篇, 演绎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经典传奇。这红, 书写在赤水河畔的奇峰赤壁上。响誉全球的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 带你走进如梦似幻的奇异胜境, 一壁丹霞, 非花非火, 是岩是梦。【这种写法非常灵活,没有一般公文那种“干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