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体育部全体党团员和要求入党的青年老师,利用双休日到淮安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1 月 10 日上午体育部全体党团员深情的参观了总理故居和纪念馆,在这片举世景仰的热土上,我们全体党团员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从走进总理故居的那一刻开始起到参观纪念馆中的西花厅和总理的生平事迹展馆,我们所见到的无论是总理生活还是办公过的地方,每一处简朴至极的摆设及从中折射出的总理硕德浩气,亮节高风都总会让我们不停的伫足。这一系列的目睹让我们同去的每一个党团员除了对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深深钦佩之外,心底里更多了一层由衷的爱戴和仰慕。自 1976 年 1 月 8 日以来,前往总理故居悼念和瞻仰的社会各界层人士及来自五大洲许多国家的外宾,华侨竟多达 1000 多万人次。与我们同一天在故居和纪念馆参观的,院落里慕名而来的人也是比肩接踵。可见我们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对世人的影响有多大。周恩来总理正是以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光天烛地的楷模形象超越了不同国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底蕴,而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崇敬。周恩来总理无论在他生前或去世后,在国际和国内不仅赢得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最广泛,最深厚的爱戴,而且也赢得了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阶级,不同阵营中的一些人的深深赞许。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九次接见的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女士,在她 71 岁高龄时,还不远万里前来参加周恩来纪念馆奠基仪式,访问这块养育了伟人的热土圣地。那时她正在撰写<<1898-1998 周恩来和他的世纪>>一书。她在总理的故居动情的说:“总理的德政的馨香飘逸四海,超越时空而永恒。我写这本书,就是要让国际上的青年人都有一个人格的参照系,做人行事要像周恩来那样...”我们的每个党团员在参观中无不深深的沉醉在总理的高尚德操和超凡气度之中。尤其在参观到总理逝世,北京十里长安街送总理时,哀乐声中我们的党团员都情不自禁掉下哀思的眼泪。我们这次的党团组织活动旨在让每个党团员亲临感受伟人风范思念,促成自我更快更新进展。总理渊深的学识,绝佳的修养,横溢的才华和建立的丰功伟绩....无一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些他才获得了崇高的声誉和无比的景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总理二者兼备,所以才成为世界公认的德超于群行高于众的非凡人物。当今,中华民族正在崛起腾飞,而要面对世界,要成功的与世界各民族竞争,就必须着力培育造就出富于开拓,勇于创新,无愧于这个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