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设计依据与构想】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和激素等的共同调节,特别是神经的调节。依据本节内容特点,设计有自学讨论、观察、探究、调查和实习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思考、活动,来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等知识。对有些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多用一些生动、直观的例子来说明。本节还设计了课外探究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把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有机地进行融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反射的类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4.说出人体条件反射的特征。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用脑,培养珍惜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并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2/8课时计划 2 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神经元的玻片标本、脊髓横切面玻片标本、显微镜、计时器等。2•统一制出“大脑和脊髓的比较表”、“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表”。3.脑的组成和脊髓的结构放大模型。4•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2. 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阅整理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资料。【教学流程及分析】(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方案一:采用目标教学法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目标:重点体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设计思想:采用目标教学法导入新课,以目标问题推进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起学生的探讨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也是他们创新学习的基础。方案二:创设情景。同学们想一想,在考场上答题的情景:你的手指灵巧地握住笔,双肘自然平放桌上,身体略前倾,头稍低下,眼睛快速聚焦在所写的字上,大脑会积极思考要写什么?这种协调一致的默契配合,主要是靠什么系统调节的?生:主要是神经系统。师:很好,神经系统为什么有这样完善的调节作用呢?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设计思想:提起考试的情景,孩子们会感到记忆犹新,并有庄严的感觉,引入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