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 农民工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是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产物,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大多数农民工都具有两面性,一面还保留着朴实、憨厚、真诚、勤劳的“土农民”风范,同时又接触到城市文化、习惯的熏陶,具有积极向上,学习先进文化知识的“洋思想”。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做出特别贡献的同时,增加了收入,拓展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据我镇 xxxx 年底劳务经济摸底情况显示,我镇有 5000 余名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占全镇总人口的 31.8%,年均务工经商收入达 6500 万元左右。外出务工农民的行业种类有哪些?文化及年龄结构情况如何?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对以上问题,不少人不甚了解。日前,借村委换届下乡工作之机,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对本镇几个村的农民外出务工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一、外出务工农民的比例,年龄、文化结构及行业类型 1、外出务工农民的比例 为验证劳务经济摸底关于全镇外出务工人数的准确性,我对农田村及周边的五一、银米、新喜、国庆等五个村的总人口及外出务工的人数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经调查,这五个村共有 1740户,6496 人,外出务工 2050 人,占五村总人口 31.6%。这个数字与劳务经济摸底统计的数字基本吻合。 2、外出务工农民的年龄和文化结构 从对五个村的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的 2050 人中,高中、中专文化的 41 人,占外出人数的2%,初中文化的 892 人,占 43.5%,小学文化的 771 人,占 37.6%,文盲 346 人,占 16.9%。而在 2050人中,15 至 20 周岁的 289 人,占 14.1%,20 至 30 周岁的 761 人,占 37.1%,30 至 50 周岁的 689 人,占 33.6%,50 周岁以上的 311 人,占 15.2%。由此可见,外出务工农民中,初中文化的居多,小学文化的次之,而在这些人中,20 至 30 周岁的居多,30 至 50 周岁的次之。 3、外出务工农民从事的行业种类 人们通常把外出的农民工统称为打工,其实,打工族仅占外出农民的微弱多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经营和其他叫不上名字的行当。仍以五个村中的农田村为例,在全村外出的 562 位农民中,真正务工的有 248 人,占外出农民的 44%,从事其他经营的就有 218 人,占外出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