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若干促进民营医院进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医疗服务行业间的竞争呈现出多元化格局。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加强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以较低的消耗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公立医院必须仔细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探讨一、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公立医院是指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现阶段可理解为国有或国有控股医院。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奖惩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行为。在经济飞速进展的今日,成本管理已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还没有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和认同。多年来,公立医院被列为事业单位编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管,医院各项事业的运作基本由国家包办,且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长此以往,致使公立医院的资产缺乏法律规范管理,成本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成本管理意识淡漠。受国家出资医院办医传统观念的影响,时至今日,不少员工仍错误的认为,成本管理应该是医院财务部门或者个别科室的工作,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给患者和病人治疗服务才是自己的工作職责。因此,日常医疗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医疗服务而轻视成本管理的现象。医院对于医疗技术与成本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也存在着明显的偏颇。(二)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鉴于我国目前尚未确立完整的医院成本会计理论,公立医院实行成本管理一直处于探究阶段,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只注重对医疗活动的直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而对占用医院成本比重相对较大的间接费用(如行政和后勤人员的工资、奖金、差旅费以及经营管理所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水、电、气等)因没有科学合理的相关标准、定额,故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计算和分摊。(三)成本管理缺乏力度。从事成本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不尽合理,既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也没有安排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成本管理,医院所属的药库、门诊药房、总务库房等掌管实物的重要部门,因为没有设置专职的实物会计而忽略了对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占用资金的监管,出现了重经费核算而轻实物核算,重购轻管、重钱轻物等现象。(四)成本管理基础薄弱。与成本管理配套的有关制度不健全不适用,成本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和监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