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助推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本文介绍了广西农村沼气建设概况,论述了农村沼气与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了广西农村沼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关键词:沼气:新农村:广西广西位于我国南部,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短缺的少数民族地区,过去大部分农村家庭炊事用能都是靠上山砍柴,这就导致了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许多地方陷入了“能源短缺一乱砍滥伐一生态破坏一能源短缺”的恶性循环[1]。上世纪八十年代,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始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大力进展农村沼气。沼气进展好的地方,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显示出沼气建设的能源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以沼气为纽带的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广西农业的可持续进展,在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农村沼气已经成为广西生态农业和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保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一、广西农村沼气进展概况广西农村沼气进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50--1980 年,农村沼气建设刚刚起步。这个时期由于建池技术水平低,池型结构、工艺设计和材料选择上不合理,现在基本上都已变成“废池”;第二阶段是 1981~1995 年,广西沼气技术取得一定的突破,受群众认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进展艰难,每年建池 l~2 万座。在这一阶段,广西恭城县一些农户对沼气池池型、发酵工艺进行了改进,产气比较稳定,解决了日常炊事用能问题,节约了大量劳力。并将沼液、沼渣用于水果施肥,效果很好。恭城县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支持和鼓舞农户建设沼气池,大力推广“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进展模式,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恭城县沼气建设模式引起了广西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及时总结提高,并把它作为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业进展的一项有力措施加以推广;第三阶段是 1996--2024 年,各地探究出多种适合池型、建设模式和沼气原料,建池质量有了技术保障。区党委、政府加大对农村沼气资金投入,建设沼气生态家园,实施了生态农业的“152 示范工程”,沼气建设得到较快进展;第四阶段是 2024 年至今,广西农村沼气建设获得了国债资金支持,每年以 10~20 万座的规模进展,广阔农户充分享受到了沼气建设带来的“福气”[3]。多年来,广西在进展农村沼气的过程中,将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