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如何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影响农村食品安全稳定好转的深层次矛盾相当突出,尤其是作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各级监督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着队伍不稳、力量薄弱、装备滞后等问题,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极不相称,解决好安全监管队伍存在的不足之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情况 (一) 农村食品安全方面表现为:第一个是食品源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第二个是食品加工业生产条件差、人员素养低,突出为“低、小、散”;三是农村市场的货架上,肆无忌惮地充斥着“三无”食品、假冒名牌食品、伪劣食品;四是餐饮卫生情况令人担忧;五是无证生产、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面对量大面广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面临重重困难和严峻的形势。目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存在的不足和矛盾日益凸现,并已经成为上紧下无和“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为下述方面: 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区、县(市)的相关部门(除工商所、兽医站外)在乡镇都没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人员偏少,监管力量相当薄弱,监管的力度从上到下出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的趋势。面对数量庞大且呈散兵游勇状态的农村生产、经营队伍,基层从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同志普遍感到工作被动,压力大,任务繁重,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工作无法落到实处,大量食品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查处。从而不可避开地出现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现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在农村出现了“瓶颈”现象。2、基层食药监部门代表政府“抓手”作用形同虚设。由于综合监督的职能定位过于笼统,具体职责不明确,监管缺乏权威性。在监察和协调上表现得很乏力。4、职能重叠,各自利益为政。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过多,监管合力不强,监管缺位、越位、错位 ;在这种互相管理中,既有重复现象,也有监管盲区,很容易造成工作扯皮、抱怨、相互推诿。以致执法中无所适从,执法不力,不务正业重收费轻监管,只审批不监管。5、有法无人,有人无法。有法无人(如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一部法律规范食品流通的规章,对酒从出厂到流通都作了很好的法律规范,并设立惩戒条款,但由于人员不到位,形同虚设),有人无法(就酒类流通来讲,商务和工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