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助我成长助学贷款助我成长 篇一 油绿的麦田,清亮的溪水,一群娃娃在捉鱼,小路上偶有牛车路过,田里几个大人正在施土肥。稀泥抹遍了娃娃们的脸,只剩下两只乌黑的大眼睛,瞧,又捉到一条鱼……90 年代的农村,生活简单却贫穷,这里的孩子很少有考上大学的。 爷爷曾跟父亲说:“家里太穷了,只能供你们兄弟六个读完小学,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我的叔伯们没钱念初中,很早就辍学种地、打工。后来,父亲跟我说:“虽然家里穷,但砸锅卖铁也得供你读大学!”他语气很坚定。 20xx 年,我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成为家族里面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是人生的新阶段,可以获得更高的见识,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缴纳更高的学费。尽管学费只有 5000 元,但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上学,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依旧是个沉重的负担。 那天晚上,吃完饭。“我去你六叔家问问,看看能不能借一点。”父亲抽了口烟,准备动身。“他家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呢,明年也高考,哪儿有钱?”母亲摇了摇头说:“再想想其他办法吧,问问他二伯,施工场地里还招不招小工,我去试一试。”听到这里,我的眼圈红红的。那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经济条件的窘迫。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村口的墙上印着大大的字,墙的对面是小学,我是在三年级才认全这些字的。那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记得教室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村里的老人说:有文化才会有出息,一定要努力读书!那时候我并不理解,只是觉得学习是一件正确的事。然而,我考上了大学,贫穷的现实却摆在面前。 20xx 年,我上初一,中部地区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而在此之前,小学生每年的学杂费要 200 多块钱,初中往上更多。假如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尚能供得起;两个的话,牵强凑活;三个以上就太吃力了。因为经济的拮据,很多家庭只供老大或者男孩子上学,村子里有好几个孩子上不起学。学杂费的免除,减轻了无数农村家庭的负担,包括我。 然而,从小学到中学,我的身边不断有人辍学,归纳原因,大多数人是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一位同学曾经跟我说:“从小学到大学,一路上下来,家里最少要花 20 万。我的父母老了,家里还有兄弟姐妹,所以我想出去打工。”果然,初中没上完他就辍学了。那时的我,一方面感叹父母的不易,另一方面庆幸有机会可以继续读书。 筹集学费的那几天晚上,我都在思考农村孩子上大学值不值,为命运感慨,为学费忧愁。而转机却随着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