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历史评价的时态类型及课程启示

历史评价的时态类型及课程启示_第1页
历史评价的时态类型及课程启示_第2页
历史评价的时态类型及课程启示_第3页
历史评价的时态类型及课程启示【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历史评价,时态类型历史评价作为中学历史课程必定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史实,更兼及价值推断。史实与价值推断,二者孰轻孰重?以谁为标准?对其认识程度与处理方式不同,课程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有老师提出,历史教材有关三元里抗英的评价合理不合情。因为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行为,虽然合理,但不合实“情”:乡民们斗争的主旨在于自卫身家,保全乡里,并不在乎肆虐贪暴的“国家”〔清朝〕,况且连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尚不真正通晓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家观念”,更遑论世代生活于穷山僻壤的乡民。应该说,老师指出了教材内容的“硬伤”,认为历史教育要以史实为前提,作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历史评价。不过,教材编写者也许并不是没有考虑到上述史实,所谓“爱国”的评价显然有其现实的评价标准。课程纠结的实质还在于不同时态的历史评价,对此仍须作具体分析。一、历史评价的时态类型赵恒烈先生谈及历史思维时,曾将同时代人的看法称为共时态思维,将后来人的看法称为昔时态思维,将现代人的看法称为即时态思维。哄时态思维、昔时态思维与即时态思维,实际上指涉了不同时态的历史评价。共时态思维距离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近,便于追溯事件的动因,了解历史发生的真相。从共时态思维角度看,当时广东一位地方官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评价——“彼百姓安知大义,不过因其轮奸一妇人起衅,虽人众,直乌合耳”,以及几年后粤民致信英国人的评价——“试思二十一年〔1841 年〕未动干戈以前,从无相争之事。自三元里大受凌辱之后,粤民皆动公愤,视英人如仇敌”,大致都属于同时代人的看法。透过其不同的角色、立场,可看到,三元里人民抗英,主旨在于自卫身家,表达的是乡民群体“人假设犯我,我必犯人”的本能。这大致也符合当时的史实。即时态思维指现代人对历史的看法,显然已给予其现时代的价值标准。尽管三元里人民并不是出于自觉的爱国意识,甚至对简单的国家概念也漠然无知,但其抗英斗争客观上打击了英国殖民侵略,从今日的价值标准看能说其不是爱国行为?主观意识并不能决定对客观行为的价值评判,否那么,出于社会下层的“魔鬼”般的太平天国运动,“妖里妖气”的义和团运动,主观上并不具有抗击外国侵略、追求近代民主的意识,课程标准为何还将其作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主题的重要内容?在这里,现时代的价值标准在历史事件的评价中显然起着重要作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