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压差漏失分析讨论_压裂漏失论文导读::漏失机理是讨论地层发生漏失现象以及对漏失地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的根底。本文将漏失现象划分为压差漏失和压裂漏失,通过模拟 U 型管讨论分析了不同岩性压差漏失的机理;借鉴油田注水开发的模型,给出了压差漏失的漏失量和漏失速度计算公式;对新疆百泉 1 井、冀东油田老爷庙地区和伊朗 TABNAK 气田的漏失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讨论发现,压差漏失概念的提出,为深化分析漏失压力奠定了根底,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进行地层漏失机理的讨论;易漏地层漏失类型主要是压差漏失,压裂漏失很少发生,所以在平安钻井密度窗口分析以及钻井工程设计中需要建立适合漏失地层的漏失压力曲线,并把压差漏失作为主要的预防对象。1 引言井漏是指在钻井、固井、测试等各种作业时,工作液在压差的作用下漏失到地层中的一种井下复杂情况,是钻井工程技术难题之一[1-2]。根据漏失通道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将漏失分为自然漏失和压裂漏失两大类。自然漏失是指地层中的孔隙、裂缝或洞穴发育、存在天然的漏失通道,各种工作液在井筒内液柱压力的作用下,克服流动阻力漏失到地层。压裂漏失是由于井筒中液柱压力过大,压裂地层进而产生人为的地层裂缝,导致漏失现象的产生[4-6]。文章将漏失分为压差漏失和压裂漏失两大类,提出地层压差漏失的概念,并对不同岩性的压差漏失机理进行分析讨论;借鉴油田注水开发的模型,给出了压差漏失的漏失量和漏失速度的计算公式。2 压差漏失机理分析压差漏失是钻井液在压差的作用下,沿地层中固有通道进入地层的现象。其漏失机理可从压差、岩性、漏失地层特性、钻井液性质等方面分析。主要关注其中客观因素,因此根据不同岩性对漏失机理进行阐述。可以用模拟 U 型管来解释压差漏失的机理。如图 1 所示,U 型管左半边表示井筒和钻井液,右半边表示地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假设钻井液的密度与孔隙流体密度相等,当钻井液柱压力〔液位〕等于孔隙压力〔液位〕时,左右液柱平衡,没有流体移动没有漏失;当钻井液柱压力〔液位〕高于孔隙压力〔液位〕时,如图 2 所示,左右液柱不平衡,发生流体移动钻井液〔左管〕向地层〔右管〕一边移动发生漏失。显然,假如钻井液密度高于孔隙流体密度,即使两边液位高度相等,钻井液柱压力高于孔隙流体液柱压力,左右液柱不平衡,发生流体移动钻井液〔左管〕向地层〔右管〕一边移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油气重大专项深井钻录、测试技术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