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机械设计是高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增强专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本文从高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针对培育创新能力的高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育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关键词:高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能力近年来,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开始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坚持巩固基础、重视创新的培育原则,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推动机械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一、高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学现状2. 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环节。现今,许多高校的机械设计专业教学依旧采纳传统的板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深刻地认识各个零件以及机械系统。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无法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虽然高校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是因为教学安排不当、体制改革不到位造成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缺乏实践对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操作能力有巨大的影响。二、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培育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策略1. 确定教学目标,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要综合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目标以及机械设计专业的学情现状,根据调研情况,主动积极转变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课程理论以及实践技能,利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培育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将来进入机械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机械设计专业教学当中,一定要确定好课程教学目标,重视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2.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制造力。(1)选题改革。改变常年一题的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题目设计以及选题上实现改革。根据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与难度,提供多个选题方向,学生可以自由选题,例如保留减速器设计题目,加入有关摩托车发动机设计的题目。此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老师所传授知识点的思路,同时转变照搬照抄完成机械设计任务的情形,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制造力。(2“) 一”言堂 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的课堂教学,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适当解决疑问,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才可以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