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讨论①[摘要]在深化理解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增强化工专业学生职业品质、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提高化工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化工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并从建设化工高职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探究化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关键词]校园文化;化工专业;工匠精神“要积极鼓舞企业,尤其是制造性企业开展定制化、个性化、柔性化生产,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化工企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进展逐渐进入“新常态”,我国化工企业正面临提质增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化工高素养技术能人才。培育化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是化工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品质与文化建设是紧密相关的,化工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优秀校园文化培育和塑造学生“工匠精神”。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属于职业精神范畴。具体来讲,就是从业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是不断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应包括敬业、严谨、专注、精益、创新等方面。(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从业者对于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职业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在人的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就是告诉大家对待工作时要严肃仔细、专心致志。从业者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看待,才会忠于自己的职业,才有可能对工作乐于奉献、不断钻研进取。(二)专注严谨专注严谨是指从业者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一丝不苟,在细微处下功夫,确保每个步骤的质量,坚决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业者唯有脚踏实地,执着于工作,保持着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韧性,才能达到新的工作境界。(三)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是指从业者对每道工序、每个产品都保持凝神聚力、追求完美的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现代产品虽然大多都不是依靠手工制作而成,但追求质量至上永远是不变的法则,德国、日本等当今世界的制造业强国,无一不是靠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员工通过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在强力支撑。(四)勇于创新工匠精神要求从业者对工作专注、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