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假如能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学生接受法律规范、改善自我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将大为增强。 一、学生的反思对学生自身成长和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1.“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常听老师这样说, 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 学生对我根本就不在乎,我还没说完,他就跟我顶了起来可见,老师的说教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一味地说教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对学生来说,老“”师 说 出来的道理是外在于、强加于他们的,老师不恰当的说教极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会导致学生形成阳奉阴违的双重人格。引导学生反思,则能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使学生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言行,从灵魂深处去审视自己,激发学生自主设定改进意向、自主制定奋斗目标和措施。这样,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2.增加学生自我教育的深度。与老师的说教相比,学生的反思更具针对性。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生活经验,特别是内心想法,老师无论怎样 深挖 ,也不会掌握得比学生更详细,不会体会得比学生更深刻。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则会结合自己的情况,深化“地进行思考,冷静地进行道德推断和价值选择。如,我班有个学生在总结中写道: 您在‘’表扬进步的学生时,居然报出了我的名字,当时我感到很汗颜。其实,这次考得 好 是因为我以前退步得太厉害,我努力得还不够,我应当从过去的退步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教”训。 学生能从进步中看出不足,将老师的表扬作为寻找差距、自我鞭策的机会,我为学生的进取心而感动。 3.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常情况下,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说教中获得思维的锻炼,无法拓展自我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见闻和内心的“”独特体验,全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个学生在 说明书 中写道,自己跑 1000 米通常需要 4 分 20“”秒,连达标都做不到,但有次考试因为有前面的同学 逼 着,自己竟跑了 3分 38 秒。由此这个学生想到了激发自身潜能的重要性以及制定目标的重要意义,进而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种种不足。若是老师来进行说教,哪能挖掘到学生这样细腻的内心感受?哪能获得这样丰富的教育素材?哪能实现学生这样深化的思维拓展? 4.培育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情感丰富而热烈,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