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几项举措摘要:目前,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浅薄,心理脆弱,养成教育薄弱心理健康教育要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培育道德情操,激发求知兴趣,培育良好情绪;讲求教育方式的科学性,与校园活动、课堂教学和传播媒介相结合,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浅薄,心理脆弱,养成教育薄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针对青少年心理现状,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一、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和“八礼四仪”教育,重视情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通过省级课题“农村高中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讨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常规教育相结合;通过古诗文经典吟诵,让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千人咏唱活动,唱响“开学第一课”,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田;通过举办板报大赛,开办画展、讲座和演讲竞赛等,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激发强烈的求知兴趣学校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借助省级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绿色文化”,坚持“办适合学生的教育,育适应时代的人才”的办学思想,培育“至勤、至韧”学风,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学校组建校园广播站,开办校刊《南山行》,举办各类学生社团 50 多个,为学生搭建多元、特色进展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挖掘潜能、培植优长、展示风采、感受成功的机会。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引导和鼓舞学生展示自己在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某项活动方面的特长,在成功的喜悦中培育、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三)培育良好的思想情绪皂荚是学校的校树,它朴实无华,不惧贫瘠;它浑身是宝,荚果、种子、枝刺等均可入药。据此,我们提炼出“质朴、坚韧、致用”的皂荚品质,作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引领,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耐挫力,助推学生用农家子弟勤勉的作风和行动成就自我,奉献社会。老师团队善于发现学生思想情绪的每一个变化,适时帮助学生解决不良的情感问题;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及时发现并褒扬学生优点,让学生时刻得到被关注的存在感、学习的获得感、成长的幸福感。二、讲求教育方式的科学性(一)与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