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40 年的方法论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回首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走过的 40 载光辉历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将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行动指南。今天和 40 年前相比,改革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政策举措已经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即改革方法论值得特别关注。准确理解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的大逻辑,既要从改革内容上汲取经验,更要关注改革历程和“怎么改”的问题,由此,必须科学把握推进改革的方法论。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40 年来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演进1978 年,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家群体遵循“摸着石头过河”方法论,以农村改革为起点支持安徽、四川等地区率先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试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积累地区试点经验后向全国推广,成为“摸着石头过河”方法论的经典案例。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后,改革向城市推进,先后启动了国有企业价格、财税、金融、计划等一系列试点试验。1980 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随后审时度势向沿海、沿江乃至内地逐步推进对外开放。邓小平曾多次精辟论述“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必须靠敢闯敢试。在 1992 年著名的南巡讲话里,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1982 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时,解放思想、大胆改革,运用“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论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落地。学习时报《习近平在正定》采访实录披露,当时的正定县委县政府根据习近平同志意见选择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开创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