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段:二氧化硫性质与作用 核心问题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SO2 的化学性质恰如其分地评价 SO2 对人类的影响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的通性(物质类别的角度)中间价态(氧化还原的角度)特殊性(漂白性、毒性)对环境的污染酸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危害酸雨的防治物理性质——水中溶解性等 教学思路以“酸雨”为背景,“探究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为主线,涉及系列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知识、提炼方法——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测定雨水的 pH设想形成酸雨的可能因素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归纳总结酸雨的形成讨论防止硫酸型酸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讨论、归纳SO2 的化学性质情景 1 常见酸雨的成分创设情境1.介绍:酸雨是英国化学家 R.A.Smith 于 1872 年提出,一般指pH 小于 5.6 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数值 5.6 的来源是蒸馏水于大气中 CO2达到平衡时的酸度。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2.结合地图指出全球三大酸雨区3.学生采集一些雨水样品提出问题1.我们当地的雨水是否是酸雨?主要含有什么成分?学生活动1.测定雨水的 pH2.联系常见的酸,猜测雨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3.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如测定 SO42-的存在学习反馈1.本地区的酸雨可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2.惊讶于测定出于水的成分,从酸雨的腐蚀性联想到酸雨的危害。3.疑惑于雨水中硫元素的由来。情景 2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创设情境1.展示图片或播放录像,我国含煤燃料的燃烧、寒流金属矿石的冶炼、硫酸的生产。2.演示: SO2水溶液 Ph 的测定, SO2水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3.提供信息 : 某校科技小组同学在某城市采集了雨水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 pH ,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样品 pH 下降。提出问题1.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从哪里来的?2.燃烧产生的 SO2是怎样转变成酸性物质的?学生活动1.观察、讨论矿物燃烧过程中硫元素的变化。2.分析 SO2水溶液 pH ,思考硫酸型酸雨是否只是 SO2溶于水而已?3.讨论 SO2水溶液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物的检验方法,并讨论实验结果。4.测定久置 SO2水溶液 pH ,探讨酸雨样品长久放置其 pH 下降的原因。5.总结归纳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学习反馈1.工业生产中大量含硫矿物燃料的使用,使空气中 SO2气体较多2.SO2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生成了亚硫酸,不是酸雨的主要成份3.SO2水溶液与 H2O2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