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诗章》中的“人间天堂”解读 关键词:庞德诗章“人间天堂” 摘要:庞德《诗章》对西方社会精神和生态危机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对人类社会的命运进行了探究,而《诗章》就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记录。诗人心目中的“天堂”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天堂”体现了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究过程。 “我曾试图描述天堂/别动/让风儿来叙述/那就是天堂/请神灵们宽恕我/所创作的/请我爱的人们宽恕/我所创作的天堂”,这是美国现代派诗人埃兹拉·庞德的鸿篇巨着《诗章》中的最后几句。整首诗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寻求家园为隐喻,他和奥德修斯一样经历了苦难,为的是寻找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诗人的想象突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历经地狱、天堂、仙界、人间,时间又横跨远古和现代,地域从希腊到中国,诗人苦苦追求的是人间的天堂,他在史诗中反复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究竟在人类社会是否存在“天堂”?怎样的社会才是人类追求的“天堂”?诗人穷其一生对西方社会精神和生态危机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对人类社会的命运进行了探究,而《诗章》就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记录。诗人心目中的“天堂”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天堂”体现了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究过程。 一、“神圣的永恒的世界” 庞德在 1927 年写给他父亲的信中勾勒了这部史诗的框架,他考虑《诗章》有三部分组成:1.活人下阴间;2.历史重复;3.“神奇瞬间”。这个构思和传统史诗但丁的“神曲”不无相似之处。对天堂的描述也是但丁似的。因此在《诗章》的前五章、十五章、十六至十九章,充满了诗人对“天堂”的瑰丽想象,这个天堂是圣经中描绘的,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作品所体现的主题,那是基督徒死后去的极乐之地,请看诗人《诗章》三中的诗句:“神飘浮在湛蓝的天空/耀眼的神灵,托斯卡尼,/第一道曙光在露水消逝前出现/Panisks,从橡树中来/Dyras,从苹果树来/Maelid①,穿过树林,叶子充满低语/白云插过湖面,湖面上是神灵/水中是杏白色的泳者……”以上诗句中,我们看到的是传统的伊甸园景象:在祥和宁静的美轮美奂的环境中,天使们沐浴在永生的幸福中。这个由基督教所许诺的极乐之地是否真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乐园?庞德认为基督教是西方文明堕落的根源之一。特别让庞德嗤之以鼻的是基督教的人类中心观。在《诗章》中庞德对基督教进行了辛辣的讥讽:“这儿耶稣的手指指向岩石/说道:这儿是世界的中心/。” 庞德认为正是这种西方社会把人类,把地球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