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第 1 章管理学原理概述• 第 2 章管理理论发展历史• 第 3 章计划• 第 4 章组织• 第 5 章领导• 第 6 章控制• 第 7 章创新第 1 章 管理学原理概述• 本章讲授思路:管理学绪论课要解决相互联系的四个问题,即管理学是什么、管理学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如何研究与学习管理学,简单地说,管理学绪论课要讲授“是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如何学”这十二个字。根据这样的思路来具体安排以下的教学内容。• 1.1 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1.2 管理学原理的内容体系与学习方法1.1 管理的概念与作用一、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认为,管理就是“明确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职能管理学派的代表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行为学派的代表梅奥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核心,激励员工,调动人的积极性;决策学派的代表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伯法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系统所追求的目标;近代管理大师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个人在群体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1.1 管理的概念与作用管理的概念(宽泛):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配置与利用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过程。管理的概念(具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1.1 管理的概念与作用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 目的性2. 组织性3. 人本性4. 创新性(动态发展性)5. 艺术性1.1 管理的概念与作用三.管理的二重属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一方面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过程都需要管理,它不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管理的特殊属性。管理的两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1.1 管理的概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