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理综化学备考策略华师附中华附 2009 高考化学成绩• 平均分: 127 分(市其他学校最高 119 分 )• 高分层: 140 分以上 13 人(市其他学校最多 3人)• 广州市化学单科状元一人:陈艺玲 147 分 ;• 广州市化学类总分状元一人:唐一鸣 686 分。 发言提纲 :三、 2010 理综化学备考建议一、考纲的变化和思考二、新课程广东高考化学题的特点四、考前保温一、考纲的变化和思考1 、题型和分值比例的变化:2 、时间紧、题量大:表 1 :选择题非选择题每题平均答题时间200942%58%4.6 分钟201036%64%4.16 分钟几点思考:思考 1 :选择题虽比例减小,但单题分值增大,超值板块,不容忽视。思考 2 :二卷分值比例增加,带来答题难度, 规范的书写和精炼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思考 3 :时间紧迫,速度训练常抓不懈!思考 4 :注意难度的控制和信心的培养。1 、新 ---- 情境新、信息新、多,信息表征形式多样 2 、旧 ---- 重点考点、重点题型年年考,不回避二、新课程广东高考化学题的特点 侧重考能力 侧重考基础三、 2010 理综化学备考建议角度(一):宏观角度: 运筹帷幄,规划全局角度(二):微观角度: 研究题型特点和应对策略1 、加强备考计划性、提高效率需要思考:( 1 )分几轮复习,每一轮的具体计划( 2 )每一轮期望达成的目标 ( 3 )每个阶段需要给学生补充哪些资料 宏观角度:运筹帷幄,规划全局我们的做法: 三轮复习 二、三轮自编资料一轮目标: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二轮目标:综合能力的提升三轮目标:考前梳理和保温 自信满满 每个阶段的备考计划清晰,贴出去给学生了解。老师和学生都处于忙而有序,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的状态。宏观角度:运筹帷幄,规划全局2 、加强学习指导 寒假有寒假复习指导、一模前有一模应试指导、一模后有一模总结、高考前有考前十天的指导等。 举例:考前十天的指导• 教师指导到位,是学生 提高效率,增强信心的巨大动力。 3 、以教材和考纲为抓手,强化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任何新的变化均来源于课本,教材是命题的最佳生长点。 宏观角度:运筹帷幄,规划全局举例 1 : 05 、 06 画装置图SO2 装置图的来源新课程为何不考? 举例 2 : 08 年 24 题 画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图,全新的试题,为何敢考?三版教材都有。举例 3 : 08 年 22 题 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 为何用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