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 4 课 一、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二、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三、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谏议制度三部分。重难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权的加强(中央官制的演变)科举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①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表现: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第 4课)②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表现: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第 3课)皇权的不断加强(第 4 课)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 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 1 )背景:• ① 汉初推行郡国制• ② 诸侯国逐渐壮大威胁中央。 • ( 2 )措施:• ① 推恩令• ② 监察地方(刺史)• ( 3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长恨歌 (唐)白居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2 、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 1 )背景:• 唐“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 ( 2 )措施:• ① 收精兵:• 设“三衙”、枢密院• 特点:•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② 削实权• 削要职、重文人、设通判• ③ 制钱谷:钱财收归中央• ( 3 )影响:• ① 积极:• 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国家再分裂• ② 消极:• “ 三冗”、“两积”• 3 、元朝的行省制度• ( 1 )原因:• 国土辽阔 , 加强管理• ( 2 )作用:•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真题在线 ( 2009· 浙江文综)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 , 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 唐代 B. 宋代C. 元代 D. 明代•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 B. 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 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D. 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B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