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主讲:郭健 一、企业战略和全面预算管理1 、案例分析• 某汽车集团自 1997 年进入汽车领域以来,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该汽车集团的战略都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 1998-2002 年)简单造车,价格取胜阶段。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轿车。用最低价位实现中国轿车进入家庭。• 第二阶段( 2003-2007 年)全面创新,技术提升阶段。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汽车以质量取胜;企业要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有技术和自主品牌。• 第三阶段( 2008-2015 年)全面转型,全球战略阶段。造全世界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让我们的汽车跑遍全球。争取用 3 到 5 年的时间完成从单纯的低成本战略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国际化的战略转型。到 2015 年在海外建立 15 个生产基地,实现三分之二的汽车外销的目标。使该汽车集团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品牌。第一阶段的战略说明• 第一阶段, 1998—2002 年,国内汽车市场呈现高价垄断的格局,家庭轿车拥有量非常少 , 该汽车集团只能以价格优势打入市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轿车”这个使命首先明确地阐明了该汽车集团将以经济型家庭轿车为经营主线,以国内老百姓为首要顾客群,以低价为经营战略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其使命还透露出一种信念,就是让顾客得到实惠,体现了非常强烈的市场观念,而目标中“最低价位”也很好地诠释了企业的努力方向。但是第一阶段的使命和目标主要着眼于市场,对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第二阶段的战略说明• 第二阶段, 2003—2007 年,在该汽车集团生产的汽车质量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其重新调整了使命,将“轿车”改为“好车”,单一个“好”字就让企业使命多出了许多内涵。首先,企业在保证相对低的价位同时,质量成为成功的关键要素;其次,“好车”在于顾客的评价,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再者,企业如何才能做好,是靠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是从造车理念还是技术都自主研发,企业在目标中清楚地已经说明。第二阶段的使命和目标虽然较第一阶段有了新的含义,并且也对企业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经营范围和视野还有所局限性。第三阶段的战略说明• 第三阶段, 2008—2015 年,该汽车集团开始全面转型,对企业使命重新定义。首先,使命体现出企业的经营范围开始由国内转向全世界,市场范围被进一步拓宽;其次,将“环保、节能、安全”作为“好车”的关键性指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