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成华企在线商学院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 讲师:葛秋江 四 . 知胜与情报竞争( 1 )战前的“知”:“五事”与“七计” ——《计篇》道 主孰有道?天 天地孰得?地 天地孰得?将 将孰有能?法 法令孰行?兵卒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2 )战争的“知”与商场的“知” 战 场商 场敌人:只有一个竞争对手:往往多个战场环境:天与地市场环境:宏观与微观/市场与客户需求( 3 )对“知”的理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无穷”。 —— 《孙子兵法 地形篇》•关注市场胜过关注对手。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胜己者强”。 —— 《老子》( 4 )“知”的途径—庙算 “ 夫未战而庙算者胜,得算多也,未战而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 《孙子兵法 计篇》案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地主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 投资决策:可行性报告分析( 5 )“知”的途径——调研( 6 )“知”的途径——观察 “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居所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 —— 《孙子兵法 行军篇》 ( 7 )“知”的途径——用间姜尚 “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 《孙子兵法 用间篇》重间谍、轻占卜“ 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不可求于鬼神 ”。 ——《用间篇》( 8 )“形人而我无形” “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 《计篇》 “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庙堂之上,以诛其事”。 ( 9 )“知”的作用 “ 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 《用间篇》案例:三湾改编原因:系统没有扎根基层,难以切实掌握士兵、掌握部队。措施: 1927 年,在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的委员会;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结果:通过三湾改编,党的组织在部队形成了系统,党支部掌握了基层,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得以确立。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共产党再没有出现过反水现象。案例:日本搜集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的位置: 1966 年第一期的《中国画报》上,日本经济情报部根据铁人王进喜的衣着确定,在北纬 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