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汽车曲折动荡的发展历程奇瑞中国梦 · 汽车梦奇瑞发展历程战略介绍战略分析发展阶段 在 1997 年建厂之初,本着“缺什么买什么,少什么拿什么”的原则,奇瑞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适合的发动机或发动机生产线进行收购。奇瑞花费 2980 万美元的高价从英国威尔士引进了一条福特汽车公司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摆在奇瑞面前的道路不外乎两条,一是对未拿到准生证一事向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解释并获得谅解,事后追认或补办;二是与当时国内大型汽车厂商联姻,加入三大汽车集团,从而变相获得生产轿车许可证。当时奇瑞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是典型的“无名小卒”,想通过第一条途径解决问题不太现实,加入三大汽车集团似乎是最省事、也最明智的选择。发展阶段 由于对奇瑞的管理、经营运作模式不满,一汽最终拒绝了奇瑞“联姻”的请求。当时二汽(东风集团)比较擅长的是制造卡车,并且由于其投资 130 多亿的神龙汽车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二汽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给奇瑞。 奇瑞只得利用政府资源,邀请国家主管部门领导与上汽集团沟通,在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的劝说下,上汽终于答应接受奇瑞,给了奇瑞一个名正言顺的户口。发展阶段 拿到轿车生产许可证后,奇瑞风云的产销量开始发疯似的增长, 2000 年奇瑞生产的汽车加在一起不过 2000 台左右,到了 2001 年 12 月 8 日,奇瑞第三万台汽车已经下线,也就是说, 2001 年这一年时间,奇瑞生产汽车超过 2.8 万台,是前一年的 14 倍。而奇瑞的销售额也达到了惊人的 20 多亿,除去所有成本后,仍然盈利 13 亿元人民币。用当时奇瑞汽车公司元老的话说,这个数字把他们自己都吓了一跳,他们这才知道,造车原来这么赚钱!发展阶段 奇瑞在设计之初便将其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并以“快乐”为主题,不但尽量让这台车造型变得新颖可爱,还将价格压低,定位于当时国内汽车市场的“蓝海”。奇瑞 QQ 的出现将汽车的售价拉下神坛,让汽车成为了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起的产品。奇瑞 QQ 的热销也从一个重要层面证实了这个观点, 2005 年 QQ平均月销量突破 1 万台,这在几年前是奇瑞想都不敢想的。发展阶段 同样是在 2003 年,奇瑞还推出了一款名为东方之子的中级车,它的定位略高于风云、旗云车型。虽然放在今天国内汽车市场上并不抢眼,但在 10 年前,这个身材绝对可以在某些场合充当商务车的角色了。发展阶段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