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主 讲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讲师团讲师郑州市 “十佳”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新郑市实验小学科学组组长侯 治 文2014 年 5 月 9 日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1 、关键词:呵护好奇心、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科学知识、体验过程和方法、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终身学习。2 、课程整合: 9 门学科整合为 5 门学科(改革)。3 、课时变化:每周 2 节—— 3 节—— 4 节… …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二、基本理念:1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2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3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展示平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其它科普活动一、竞赛项目: 1 、科学论文; 2 、发明创造; 3 、青少年科学 D V; 4 、教师创新作品(教具等) . 二、展示项目: 1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2 、优秀科技教师活动方案; 3 、科学幻想绘画。第一部分: 如 何 选 题 ?研究课题的确定 问题从哪里来?问题、矛盾。问题来源: 认真对待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现象; 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 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问题库; 从一个主题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各种问题 。 留心生活中的“五不”现象: “ 不方便、不满意、不理想、不实用、不科学” 三种有价值的现象 新奇的现象:在客观世界中刚出现的新鲜、奇特的现象,能考察发现 未来趋势 ( 包括发现有重大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 ; 重复的现象:同一事物在一定的时空里或以一定的形式多次性地出现 的现象,能考察发现客观规律; 密集的现象:数量很多的相同或相似的事物集聚在一定的时间、空间 里,同时存在或短时间内先后相继出现的现象,能考察 发现事物本质。方法一:主题离散式提出问题 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与主题相关的不同角度的问题研究。 问题 1 问题 2 …… 问题 4 问题 3 主 题方法一:主题离散式提出问题 • 主题——酸雨 酸雨是什么 ? 为什么会形成酸雨? 形成酸雨的条件是什么 ? 世界上最早出现酸雨是什么时候 ? 在哪个地方 ? 为什么酸雨越来越严重 ? 酸雨对环境有何影响 ? 如何减少酸雨的产生 ? 方法二:主题深化式提出问题 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若干递进的问题研究,将主题逐步推进、深化。 主题 问题 1 深化主题 问题 2 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