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促进德育管理内丘县平安小学闫素申德育如普照大地的阳光,如无声无息滋润万物的春雨,如沁人心脾的新奇空气,来呵护每一个幼小生命的成长!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是全方位渗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学校就要形成时时显教育、人人抓德育的全方位、无缝隙的德育局面。只要有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和空间,就不能忽略了德育。在班级中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德育的全时性、全方位性更加彻底到位。组建合理的小组,选拔好组长,并分工明确。合理分组。本班学生 52 名,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那么,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每组中有男女生 2-3 名;有活泼好动的、有文静少言的,爱好不同的;学习成绩不同程度的各两名;表达能力较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沟通的,交际能力较差的:自制力强和自制力较差的互相搭配。选拔组长。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小组长不仅是小组的典范,还是展示活动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选拔小组长至关重要。组长应该是充满正能量能够感化他人的同学,从个性上来看,内向的学生不适合当组长,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也不适合当组长。另外,有些同学品学兼优、却多少有些私心,怕当组长后影响自己,班主任应对这样的同学进行思想疏导,当组长除了能帮助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组长的人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换。分工明确。在小组内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爱好特长,来设定专门负责纪律的、专门负责收交作业的、专门负责卫生的、专门负责文体的等等,让人人有事做,班内事事有人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建设的小主人。小组合作在不同场所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一)课堂上的纪律管理。小学生贪玩、自控能力差,常常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甚至每天都批量出现上课搞小动作的情况,并且学生搞小动作的方式也较多,如讲话、玩手指头,摆弄铅笔橡皮、坐姿不标准、啃笔头等等、面对小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虽然班主任常常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讲道理,但往往见效最多不到两天。小学生大多很淘气,他们往往不会考虑违反课堂纪律的后果,只有在班主任做出惩处时,才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一旦惩处完毕,他们往往就故态萌发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小组内组长监督组员,组员监督组长、组员与组员之间再进行相互监督,负责课堂纪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