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1、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4、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0、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