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沙县新农村建设尽快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摘要】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沙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沙县新农村建设要尽快融入海西建设大局中,重点要加强基层村级组织建设,做好生产和村庄规划,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农民素养,促进农民增收。【关键词】沙县新农村;海西建设;思考2024 年 5 月 24 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随后中共三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通过了《三明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给沙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进展的机遇,沙县新农村建设如何抓住机遇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近年来,沙县稳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保持较快进展,形成鸭业、竹业、茶果业等农村特色产业,凤岗西霞无公害蔬菜等 26 个初具规模的高优农业示范基地,15 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培育了 28 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了 65 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24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6680 元,同比增长 14.8%,增幅位居全市第二位。1、主要做法(1)推行土地流转。沙县把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进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进展现代农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土地流转农业项目贷款贴息,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现代农业进展。(2)提升小吃产业。沙县把进展小吃业作为富民工程,根据“大市场、强产业、响品牌”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法律规范上做文章,在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激活沙县小吃产业的新活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自 1997 年举办第一届小吃文化节以来,沙县小吃进展规模不断壮大,通过做大小吃产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县外出从事沙县小吃经营户达 18120 户,共计 52200 人。(3)搭建进展平台。根据“工业富镇”、“工业强村”思路,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力推动农村工业进展,打造农村经济新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虬江、凤岗、高砂、青州、高桥、夏茂、富口等 7 个乡镇工业集中区,这些举措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4)构筑活动载体。以示范村、推动村、扶贫村、城区村为重点,推动“绿化康庄大道、美化幸福家园”活动,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涌现出凤岗古县和西郊村、虬江洋坊和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