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全文:《摆脱贫困》 著 《摆脱贫困》序 项 南 闽东九县市,是福建比较贫困的地区之一。我在福建工作期间,虽然县县都跑到了,但对宁德地区的具体帮助很不够,总觉得欠了账。 最近,我同志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的一些讲话和文章,很有启发。加上最近我又到宁德地区几个县,看到那里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经济进展大有起色,地委领导班子精神饱满,令人十分兴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的不足。 近平同志和他的一班人,在宁德近两年的工作中,带头四下基层,对宁德的特点和历史,作了认真的和认真的思考,所以提出的设想,比较切合实际。一扫时下那种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的弊病。虽然近平同志已经调离宁德,但今日是从昨天走过来的,他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宝,肯定会对继任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些文章反映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这个问题,从最近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更加清楚了。但是有相当一段时间并非如此,有些人总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一个地区、一个县市、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工作当然是很多的,有些人为了突出某一项工作,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项工作当作中心。有些工作确实很重要,但再重要,也应当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可另立中心。假如形成了许多中心,势必削弱经济建设这个唯一中心。近平同志曾经在一个乡政府的墙壁上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锦旗,墙上什么锦旗都有,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锦旗。他认为能得锦旗当然是件好事,但决不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主次不分,抓不住中心。他主张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来个经济大合唱,而不可另立第二个中心,更不能搞多中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近平同志针对宁德比较贫困的特点,一再强调要大胆改革和开放。闽东虽然比较贫困,但闽东又是沿海地区,面对台湾,面对太平洋;而且水深港阔,有全国少有的良港。根据这一特点,解决多年困扰我们的缺资金、缺人才问题,最快的办法,莫如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搞好外引内联,敢于用别人的资金、技术,来开发我们自己的资源,包括宁德特有的海产资源和各种石材、木材资源。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干部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和商品观念。只要敢闯、敢试验、敢为天下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改革开放大胆一些,经济进展就有可能快一些,脱贫致富也就有希望。 近平同志有些想法,是想得很深、很细的。如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