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新世纪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 摘 要 ] 假如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形态与具体运动形式区别开来, 就会看到,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基本形态并没有发生质变, 仍然是人们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只是其运动形式推动到了 新的历史进程。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形式表现出 鲜亮的时代特征: 需要和生产的自 我扩张使矛盾双方的内 在张力增大; 矛盾双方地位交替易位, 人们精神、 文化、 政治需要上升到突出地位; 矛盾内 部关系处在胶着状态, 主要矛盾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 关键词 ]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理论; 主要矛盾; 基本形态; 运动形式; 新特点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论及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明确指出: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进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 [1](p.14) 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我们党立足于新的实践,针对社会上存在许多疑虑和模糊认识, 对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又一次确认, 代表了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推断。为了深化学习、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新推断, 就要彻底澄清当前理论界对此存在的许多疑虑和模糊认识, 看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基本形态没有改变这一本质后面到底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一、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进展及其新动向 总结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的进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20 世纪 50 — 70 年代, 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立和曲折进展的时期。党的八大创立了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理论,作出 了历史性贡献, 但八大创立的主要矛盾理论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第二个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 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 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恢复和从理论向实践提升的阶段。 十一届 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经济快速进展的过程中, 党的十一届 六中全会重新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