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我并没有仔细地去研读过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上也是浑浑霍霍,凭着十几年的老经验不知误了多少子弟。去年第二个学期以来,我摆正了心态,挥手告辞过去,认仔细真,真真正正地讨论教学,以求自我专业的进展。我开始学习其他老师的论文,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老师的论文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因此,带着疑问,我仔细地学习了这个新课标,再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 、老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老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老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 学习者 。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3、老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讨论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讨论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老师“”“”“不再比方为 一桶水 ,而应当被比方为 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 , 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 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进展。 二、师生之间和老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 1、师生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 ,建立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 对话 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究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合作 例如,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