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老人不做“火药桶的秘诀“春天猴子面,一日变三变”,原本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天气很容易在短时间里就变得阴雨连绵、寒气袭人,忽冷忽热的天气最易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专家认为,因为老年人对气温、气湿和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高度敏感,所以春天也是老年人心理疾病的高发期。生活实例黄大娘已经 70 多岁了,与老伴同住。黄大娘的性格一直都是很好相处的,但最近,却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不仅常发脾气,还时不时对老伴发火。可是过一会,黄大娘自己又平静下来。黄大娘还发现自己有时会突然莫名地心焦气躁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春季易诱发心理疾病广州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副教授贾艳滨指出,近日来,有不少因春季气候变化无常而引起心理疾病的老年患者前来就诊,他们大多出现心情烦躁不安,躯体疾病随之加剧的现象。据贾教授介绍,春季易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气压比较低,使人感觉比较压抑;二是周围的物体在春季会发出一种次声波,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的激素紊乱;三是春季气候变化比较大,促使人的情绪发生波动而导致人的意志、情感、行为出现异常。老年人在春季最容易引起的心理疾病是焦虑症与抑郁症。脑器质性病变也能引发焦虑症在此,贾教授就焦虑症做了专门的介绍。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以焦虑、紧张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老年人患有焦虑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容易紧张,而且有恐惧感,身边需要有人时刻陪伴;二是常伴有头晕、胸闷、尿频、身抽动等现象,但并非老年人一产生这些症状就表明患有焦虑症,因为脑器质性病变也有可能引发焦虑症。”脑器质性病变也称脑破坏性病变,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其他躯体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比如肿瘤、脑外伤引起的淤血压迫影响脑功能。有很多脑器质性病变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如脑炎、脑膜炎、老年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脑肿瘤、癫痫、颅脑外伤等等。这些疾病除了有神经衰弱症状外,还有其特异的一些表现,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时的特别变化以及CT 检查等,不难与精神衰弱区别开来。莫把焦虑当神经衰弱很多老人误把焦虑当成神经衰弱,其实二者虽然均属神经症的范畴,其发病均与精神因素有关,均可有焦虑症状,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疾病。焦虑症的焦虑症状突出,且呈发作性,无明显原因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易兴奋而衰竭不明显...